第1450章 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(1 / 2)

九五至尊 明月关山 1049 字 8个月前

第一千四百五十章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

皇上这番话,话糙理不糙。

诸葛云面红耳赤,低头不语。

他没有当官之前,也经常去勾栏,去教坊司寻花问柳。

否则。

诸葛云这大夏第一才子的名头,是谁吹出来的?

当然是勾栏里的花魁帮忙吹出来的。

读书人,尚且可以去勾栏消遣,称之为风雅韵事,为人津津乐道。

老百姓呢?

他们的娱乐活动确实极其匮乏。

不过,秦昊所说的大夏锦绣城,理念实在是太超前了。

诸葛云和卢班,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。

却也听不懂,皇上这些话,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这个什么锦绣城,到底能如何赚钱。

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继续追问下去。

反正,这行宫是朝廷的。

正如卢班所说,就算是荒废下去,也是暴殄天物,十分浪费。

皇上愿意折腾,就让他折腾吧!

反正,现成的行宫,修缮一下,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精力。

最重要的是,花不了多少银子!

大夏恰逢多事之秋,用银子的地方极多。

诸葛云身为大夏首辅,掌管天下钱粮,不得不精打细算,一文钱都要掰成两半花。

秦昊见到两个臣子答应,笑道:“好!此事,就这么定了!”

“十日之后,大夏锦绣城开业,一定会震惊天下!”

接下来的几天。

京师各大盐行,以朝廷名义出售官盐。

这些官盐的价格很便宜。

一斤盐,只需要二百文。

每日朝廷只供应一万斤,每人限购半斤。

即便如此。

百姓们依然是趋之若鹜。

每天早上,各大盐行的门口,都是挤满了乌央乌央的百姓。

甚至有百姓忍受着刺骨的寒风,通宵排队,就是为了买盐。

盐行的伙计和掌柜们,看到这么多人,都是惊呆了,直咽唾沫。

盐是紧俏货。

一直以来,盐的销路都不用愁。

可是,掌柜在盐行几十年,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。

实在是太火爆了!

到了早上。

盐行的门刚刚打开,百姓们就蜂拥而入,开始疯狂抢盐。

百姓们为什么如此疯狂?

很简单。

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。

前几日,大夏闹盐荒,盐价涨到一斤一百两银子。

现在,朝廷公开放盐,解决盐荒。

盐的价格一落千丈。

但是,百姓们还是害怕。

盐的源头,掌握在西蜀和张阀的手里。

朝廷的低价盐,不知道有多少。

如果卖光了怎么办?

肯定要趁着现在便宜,赶紧多买一些囤起来。

反正,盐只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,很长时间也不会变质。

实在不行。

盐还可以腌肉,腌咸菜。

总之,用盐的地方很多,不抢白不抢!

让百姓们奇怪的是。

他们原本以为,朝廷的盐撑死几万斤。

结果。

一天放盐一万斤,连续卖了几天,都是雷打不变,还是每天一万斤。

朝廷的盐,像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一样。

根本卖不光。

如此一来,百姓们终于彻底放心了下来。

虽然不知道皇上用了什么办法,从什么地方调来这么多盐。

但是,京师的盐荒,被彻底控制住了。

百姓们安心。

张仲文的心,却整个揪了起来。

他每天一大早,就跑到盐行门前看,甚至让家人排着队去买盐。

就为了让老百姓买到的盐能少一些。

哪怕是少个十斤八斤,自己就能多赚几百两银子。

结果。

几天过去了。

朝廷的盐,没有卖空的意思,一直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。

民心也被稳住。

百姓们虽然依然囤盐,却不像之前那么疯狂。

最重要的是。

张仲文囤积的盐,一斤都卖不出去!

毕竟。

朝廷卖的盐,二百文一斤。

张仲文从西蜀运来的盐,光是成本价都要十两银子一斤。

他更是要卖一百两银子一斤的天价。

价格相差了五百倍!

张阀的盐能卖出去,才是出鬼了!

一时间。

张阀的人,都纷纷来找张仲文,向他抱怨诉苦。

“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!”

“咱们盐卖不出去,全都压在手里面,亏大了!”

“这么多盐存放在库房里,一旦遇到阴雨天气,也会结块变质,损耗极大!”

“要想想办法啊!”

张仲文也傻眼了。

他完全没有想到,会是这样的结果。

无奈之下。

张仲文只能将周庭叫过来,跟他商议。

周庭的脸色很难看,道:“张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