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4章(1 / 1)

孙胜荣说道:“吴总,未来内地的经济和房地产分不开,尤其是内地的城市化发展,将会把大量的人口转移到城市里面,要是能抓住机遇,那未来有赚不完的钱。”

吴建新点点头:“我也这么想,所以试着跟着张董搞开发,也想跟着分点蛋糕。”

孙胜荣说道:“吴总,有一句话,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。”

“孙总请说。”吴建新抽着烟说道。

孙胜荣给吴建新倒了一杯酒:“虽然张董做生意很厉害,但是搞商贸大厦,他可能不太适合。”

“怎么说?”吴建新喝着酒问道。

他投资了300万,也不是小数目。

孙胜荣说道:“我调查过张董,他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,拥有现在的产业和规模,确实是一个奇迹。这证明张董的个人能力,还有关系是很强的。”

“嗯。”吴建新点点头。

张耀扬黑白两道都吃得开。

尤其是当年买啤酒厂,然后强买强卖的骚操作,可把吴建新吓傻了。

后来更是拿地拿政府项目拿到手软,吴建新别提多羡慕了。

孙胜荣说道:“可是,商贸大厦和啤酒生意、政府项目完全不同,它需要一个全新的经营模式,让消费者打破传统的消费方式。而我观察了张总的经营方式,我不认为他适合做这类的生意。毕竟,这不是卖啤酒,也不是卖小灵通,无法垄断。”

吴建新听完后,不停点头,他觉得有道理。

强买强卖搞垄断确实赚钱快。

可是,并不适用所有行业。

除非张耀扬也能垄断这类的生意。

孙胜荣补充道:“还有,张董以前没做过这类型的生意,京海也没有这类的先例。张董就算尝试做了,也无法避免踩坑。这踩坑的代价可不小呢。”

吴建新说道:“孙总,您说得对,专业人士做专业事。”

孙胜荣说道:“吴总,我已经从美国高薪聘请了专业的团队,他们是职业经理人,他们有着丰富的商贸大厦的经营和管理经验,而且业绩极佳。”

“真的?”吴建新来了兴趣。

孙胜荣没有回答,而是说道:“您知道我是香江人,我以香江人的身份在京海投资,可以享受很多内地的政策优惠。”

“确实,你们外商这方面就是有优势,我都眼红。”吴建新笑着说。

孙胜荣说道:“可是,张董又限制了户口,让我无法投资商贸大厦。”

吴建新为难的说:“这我也没办法,规定是张董定的。”

孙胜荣说道:“我知道规矩是张董定的,我也不会破坏规矩,所以我想用另一种方式。”

“什么方式?”吴建新好奇的问。

孙胜荣说道:“我的太太叫徐蓉,是京海税务局徐浩森副局长的女儿,我想以她的名义申请加入白金瀚会员,投资商贸大厦,并且取得经营权和管理权。”

吴建新眼前一亮,他有些吃惊地看着孙胜荣,“这倒是一个好办法。”

孙胜荣说道:“吴总,如果这事能成,那我在城门那块地开发后,会送吴总5%的干股。”

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冉冉皆为利往。

吴建新被孙胜荣说动了。于是,他打算当一回说客,去尝试说服张耀扬。

现在的白金瀚是内部抱团。

外面的人想要成为会员,都需要资深会员引荐。

而吴建新是民泰啤酒厂的京海总代理,他和张耀扬认识的时间不短了,在白金瀚内,可以直接说上话。

次日。

吴建新等张耀扬出现后,就主动找上张耀扬:“张董,现在方便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