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2章(1 / 1)

“嗯。”赵立冬点点头:“那就不管他。”

张耀扬帮赵立冬这么大的忙。

就算真是违禁品,赵立冬也肯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。

确切的说,赵立冬恨不得张耀扬多搞一点违法犯罪的事情。

如此一来,赵立冬才能控制张耀扬。

……

张耀扬这一次进口的药物。

包括格列卫在内,都是印度的仿制药。

目前药品大体分为三类:原料药、仿制药和创新药。

创新药,高投入、高风险、长周期、高回报,但疗效是最新最好的。

不过,创新药的投入实在是太高了,研发成本巨大,因此,穿新药的价格太贵,普通人根本吃不起。

仿制药,是指在药品专利保护期满或其他专利权到期后,其他药品企业可仿制的药品。

在安全和疗效上差不多、但价格更低廉。

原料药,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,但也能吃。

印度在1970年之前,印度的制药产业几乎由外资垄断,因此,印度药品的价格曾经居高不下,价格在世界名列前茅。

在印度,国外治疗癌症的药品价格,高达印度人均收入的30倍。

直到印度无视专利法,开始仿制在专利保护期内的药物,药品价格才被打下来。

比如格列卫。

印度仿制的格列卫500一盒。

瑞士版格列卫5万一盒。

价格差了百倍。

张耀扬打算卖药,扩展一下生意。

卖毒品抓到要吃花生米。

卖仿制药,有保护伞罩着,就算被曝光了,拉几个人顶罪,最多判几年就出狱了。

“阿姨,这是从美国带回来的花旗参,还有鲍鱼果。”

张耀扬从京城回来后,就带着礼物去了孟德海的家。

“你也真是的,你孟叔都说多少次了,以后别带礼物来。”

崔晓娥对张耀扬说道。

嘴上虽然这么说,但是崔晓娥收礼物时,还是很开心的。

临近春节,孟德海和孟钰也开始休假。

孟德海问道:“这次去纽约,有什么收获吗?”

张耀扬坐了下来,孟德海给张耀扬倒了杯茶。

孟钰坐在一旁听着。

她一直想去美国。

作为一名记者,她非常向往新闻自由。

而在公知的宣传下,美国就是新闻最自由的地方。

张耀扬没有急着说,而是假装思考了一会儿,才开口感慨道:“美国很发达。”

“具体说说。”孟德轻点着头说道。

张耀扬拿起茶杯,“美国不仅是楼比我们高,基础设施比我们好,更重要的是吸引力。”

“哪方面的吸引力?”孟德海问道。

张耀扬回答道:“表面上,他们有更加开放的经济制度,更完善的法律和金融体系,更多元的文化。然而,深层次的,是他们的学校,他们的科研,这不是我们光靠盖楼,盖铁路和高速公路就能短期追上的。”

“嗯。”孟德海再次点头,张耀扬的回答让他很满意,证明张耀扬和公知不一样,不是盲目崇拜美国,也不是愤青,不会盲目轻视美国。

张耀扬接着说道:“我去参观了很多大学,在校区内,我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人。其中也包括我们华夏的留学生。我和其中的几位聊了一会儿,他们说美国在材料学,基础科学方面,要远超我们国内的大学,而且,有些制度能给他们更多的机会。”

“看来你这一趟收获不小。”孟德海拿起茶杯,喝了口茶。

很多卡脖子技术的源头,便是基础科学的落后。

其中包括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天文学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