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0章(1 / 2)

张耀扬看着在座的众人,大声说道:

“赞成的请举手。”

在座的老板们都举起手。

张耀扬满意地点点头,然后看向了孟德海:

“孟书记,经过我们民主的协商后,大家一致决定加薪10%。”

“嗯。”孟德海点点头,他看向了在座的老板们:

“如果大家有困难,那可以联系区政府,区政府会帮大家解决困难的。”

虽然孟德海话是这么说的,但是在座的老板们可不会这么蠢。

张耀扬在青华区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。

背后不就是有孟德海当靠山吗?

孟德海开会协商加薪。

结果,张耀扬带头加薪10%。

这明显是和孟德海商量过的。

只是一个唱白脸,一个唱黑脸。

……

张耀扬跟着孟德海进了办公室。

孟德海亲自给张耀扬倒了杯水。

“多亏有你帮忙,这次的协商会圆满成功。”

孟德海对张耀扬说道。

“孟叔叔,这都是应该做的。”

张耀扬微笑着,接过了孟德海递过来的水杯。

孟德海坐了下来。

不出意外,他今年又是遥遥领先别的区。

不过,他在会场上,确实有听到一些企业老板喊困难。

于是,孟德海问张耀扬:“今年企业是不是真有困难。”

孟德海和罗丽君不是一个类型的人。

他不会去过问企业的实际情况。

他只管工作的结果能否达成目标。

如果达不成目标,那就找问题,并且解决问题。

张耀扬想了想,回答道:

“要说困难,确实存在,尤其是做外贸的企业,外部环境不好,出口订单减少,他们融资出了问题。”

“嗯。”孟德海点点头。

如果真有这方面的问题,那他作为区委书记,理当想想办法。

“不过。”

张耀扬话锋一转:“越是在困难时期,越要提振内部的消费,将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内部消化。”

孟德海拿出香烟,给张耀扬散了一支,等张耀扬说下去。

张耀扬接过香烟,认真说道:

“如果工资没有提高,反而物价提高了,那老百姓会减少消费。如此一来,工厂生产的产品,就更卖不出去了。工厂的效益会更差,发不出工资,甚至进一步减员,最后工厂关停。”

“反之,如果老百姓的收入增加,物价下降,那老百姓消费意愿自然强,社会层面对产品的需求会更高,工厂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,让自己生存下来,这也是苏书记,还有罗市长他们的想法。”

孟德海想了想,他认同,“可是钱从哪来呢?”

张耀扬说道:

“孟叔叔,钱不是凭空消失,前些年外部环境好的时候,企业出口赚的钱花在哪了?是企业主消费掉了,还是进行了错误的投资。”

“如果是用于个人消费,那纯属活该。反之,如果是错误的投资,那就该为错误的投资买单。”

“嗯。”孟德海明白张耀扬的意思。

张耀扬观察着孟德海的反应,这才接着说下去:

“当然,还有一部分企业兢兢业业,它们只是被人为恶意欠款,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,无法经营下去,对这样的企业,应该予以帮助,帮他们解决困难,摆脱困境。”

孟德海点点头,采纳了张耀扬的建议:

“区里会成为一个专门的帮扶小组,希望对这些企业有帮助。”

作为青华区的一把手。

只要不用区政府掏钱,孟德海都可以直接拍板做决定。

张耀扬点着了香烟。

以孟德海的性格,这个帮扶小组应该有用吧。

……

虽然没有做市民调查,但是从罗丽君来到京海。

不到一个月的时间。

罗丽君在京海的威望,已经远超前任。

对于多数的民众而言,他们甚至不知道前任市长叫什么。

而罗丽君不一样。

罗丽君在京海市民心中,已经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市长了!

尤其是‘给员工加薪’,还有‘精简机关机构,精简干部’。

全都算在了罗丽君头上。

而电视、报纸、电台、互联网等,也在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宣传。

这般高调宣传罗丽君,让罗丽君接近家喻户晓了。

毕竟,罗丽君的所作所为,让京海市民受益。

吃早餐的时候。

张耀扬翻看着今天的报纸。

“有点太急了。”

张耀扬看着报纸上的罗丽君的新闻,不由摇了摇头。

政府的宣传部出来主导,多家媒

体跟进。

现在宣传热度极高,已经把罗丽君捧到了风口浪尖上了。

“什么太急了。”

陈书婷好奇的问。

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”

张耀扬感慨道。

陈书婷闻言,“难道罗市长……”

“现在的赞美,将